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是青海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和部分生源试行单独招生的院校,也是率先提倡走开放化和国际化办学之路的高职学府。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278人,在校学生3308人,其中,普通高职在校生2896人,五年制中职阶段在校生412人。学院设19个专业,其中部级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课程3门。
学院先后荣获国务院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教育部、国家民委“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青海省“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十五"创新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等 100多项荣誉称号。教师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31种,培训教材4种,校本教材10余种。
省级精品课程:养羊与羊病防治、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传染病、兽医卫生检验
省级特色专业:兽医、宠物医学
学院设有农业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农—11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012站),建有青海农牧科技培训基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29个实训室,有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种植实训基地等4个校内实习基地。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是青海省一所职业院校,始建于1940年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校址最初在青海贵德县佘乃亥,1947年迁至湟源县;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后,职校由湟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湟源县职业学校;
1950年12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农牧技术学校,隶属省畜牧厅(局)、文化厅、农牧厅共同管理;
1955年5月学校由青海省畜牧厅主管,改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
“文化大革命”中 (1971年1月至1972年6月底),学校由青海省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主管;
2005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单位,被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为“阳光工程”实施单位;被省人事厅确定为“到农村任职服务高校毕业生”培训实施单位。
2006年确定为青海省“111工程”培训实施单位。
2008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区妇女养殖业骨干培训实习基地。
2009年确定为青海省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278人,在校学生3308人,其中,普通高职在校生2896人,五年制中职阶段在校生412人。学院设19个专业,其中部级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课程3门。2005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单位,被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为“阳光工程”实施单位;被省人事厅确定为“到农村任职服务高校毕业生”培训实施单位。2006年确定为青海省“111工程”培训实施单位。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全院现有教职工254人,临时聘用人员67人。校内专兼职教师211人,其中,专职教师149人,兼课教师62人,校外兼职教师124人,“双师”型教师为15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教授17人,副高职称68人;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21人,学位硕士55人;有省级优秀专家1名,省部级名师2名,5名教师顺利完成省教育厅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和“创新教学科研骨干”的培养。
1、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体制,按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
2、在高考志愿表志愿栏填写“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按志愿录取;
3、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4、各专业无男女性别要求和限制;
5、录取具体方式:报考我院志愿的进档生,实行网上录取。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最低录取线以上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将调剂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