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详情

贵州卫校中专考大专可以考什么学校

子敬教育 2020-03-05 17:36:14

贵州卫校中专大专可以考什么学校?子敬告诉大家,中专是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升大专才可以考医学相关专业的大专,如果不是医学专业毕业的话,是不能考全日制医学类大专院校的哦,医学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决定要学习的话,一定还是要下苦功夫,用心尽心的去学,想混个文凭出来是不可能的,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贵州卫校中专考大专可以考毕节医专、遵义医专、贵州护理学院、黔南医专等等学校,下面子敬为大家整理学校信息,供大家参考。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11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学校有云宫和大坪两个校区。云宫校区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该校区占地面积400亩,新校区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占地1350亩,一期占地面积850亩,投资10.66亿元。学校现有教仪设备总值7200余万元,纸质图书49.9万册,电子图书45万种。现有教职工513人,其中,专任教师399人,副高以上教师13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1人。

贵州卫校中专考大专可以考什么学校

学校下设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部等教学系部。主要开展三年制专科、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医学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现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9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700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目前已为社会输送医药卫生人才近4万人。

学校承担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个,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室4个;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培训基地7个,三甲附属医院2个,教学实习基地82个。中医药科普馆为贵州省第三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之贵州省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广州中医药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10余所一流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分别有3名和18名学生到加拿大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交流学习。

贵州卫校中专考大专可以考什么学校

目前卫校主要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有些专业已经被纳入紧缺人才行列,目前我国仍然是医护比例失调,而且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卫校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也可以到药店担任药剂师,还可以做私人家庭护理师或者育婴师等,而且工资也是比较高的。卫校出来如果从事医疗或者护理相关工作的话,干得越长,技术性越强,服务水平约好,工资待遇各方面也越高,基本上不会失业。

以上就是子敬为大家整理的内容介绍。现在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在做投资,花费多少以后能挣更多作为回报。无论是中专还是大专,学习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学历文凭,在以后工作上,作为敲门砖,给自己更好的机会。知识改变命运,用最好的自己回报社会,家庭。更多信息请及时联系子敬,子敬会全力为你解答。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威宁县技工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威宁县技工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12345”的办学思路(一德:立德树人;两创:创新学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开:开明、开门、开放办学;四学:学做人,学技能,学文化,学生活;五个一体:校企一

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01、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就业形势,

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模式2024

1、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方式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本质为根底,以才能为本位,强化学生作业岗位才能培育,重视毕业生作业指导和作业盯梢效劳作业,年均作业率为92%。以教育为中心,教

险峰机床厂技校教学质量

01、险峰机床厂技校培养模式中级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机械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 1.钳工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理论课: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

黔南州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01、黔南州技工学校培养模式教职工五一三人,其中专任教师三九九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四一人,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有三三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五人,在读博士二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一二六人。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