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 招生详情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2024

子敬教育 2024-04-20 21:42:49

1.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对象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2.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

家庭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学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实行奖学金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执行,后两年按联办高校标准收费,中专对学生免学费;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执行,后两年按联办高校标准收费

3.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497人,其中专任教师430人,教授、副教授9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0%;

4.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资助政策

奖励及资助(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执行,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
(3)国家助学金:一档3500元/年,二档3000元/年,三档2500元/年。
(4)学院按照省的相关规定,从学院事业收入中提取不低于6%的资金,用于学生资助。项目包括:校内奖学金和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等。具体评定办法和标准由学校自定。

5.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及占地面积

学院设有“五系一部”(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科学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基础部)等教学部门,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广告媒体开发、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电算化会计等21个专业。

6.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方面

由于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现毕业生累计26000余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几年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7.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模式

学校以“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为突破口,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多证制”等教育教学举措。

8.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专业设置

招生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11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动漫设计,招生计划:5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招生计划:145,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计划:9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招生计划:9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电子商务,招生计划:10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招生计划:7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软件技术,招生计划:76,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招生计划:105,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信息安全与管理,招生计划:7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通信技术,招生计划:30,学费:3500元/年
招生专业:移动通信技术,招生计划:90,学费:3500元/年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一.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岗位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果茶桑园艺工,绿化工,植物保护技术人员,蔬菜园艺工,花卉园艺工,菌类园艺工,蔬菜加工工,农产品经纪人,育苗工,园艺技术人员,插花员,果类产品加工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01、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岗位就业岗位: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部门。就业方向:可从事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薪资待遇:

现代农艺技术

01.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关工种中级工的要求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可与专项技术课程的技能培训、考核结合起来,也可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岗前实践融为一体。就

观光农业经营

01. 观光农业经营专业岗位就业方向主要面向观光农业企业、设施农业企业和农工贸企业集团,从事观光农业开发、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工作,还可从事业观光农业认证、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就业薪资:本专业毕业后薪

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

01、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专业岗位就业方向:在校内进行农村节能设备的建造与安装,在相关单位进行循环农业的规划与设计、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业薪资:本专业毕业后薪资待为3000-6000元/月(仅供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