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详情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子敬教育 2024-06-11 16:19:09

01.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教授1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84人,讲师、工程师14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5人。其中享受航天部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职教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国家和市级专家库成员4人。学院还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聘任3位两院院士担任特聘教授,聘请航天军工等企事业单位百余名技术、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学院还有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34个和8个通识课程教研室。其中有6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2个航天七院金牌班组。

02.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费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学费收取标准以发改委下发的文件为准,学费如政策变动按政策执行;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执行,后两年按联办高校标准收费

03.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保障

学院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2013年4月组织学校教师代表队20余人到台湾交流学习。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校政合作协议,确立合作意向;与重庆福胜工业园区签订校政合作协议;与茶园工业园区签订校政合作协议;与重庆鱼复职教园区签订校政合作协议;与重庆两江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人才 。

04.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Chongqing Aerospace Polytechnic)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高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83年4月的西南航天职工大学;1999年7月转制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3月更名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江北校区、渝北校区和江津校区,共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46万元;设有8个院系,开设37个高职专业;有职工478人,高职在校学生9300余人。

05.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历史发展

1983年4月30日和7月17日,原航天工业部批准成立“航天工业部西南职工大学”。
1984年5月22日,经教育部同意备案,并于1984年正式招生。学校性质为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1989年3月,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更名为“西南航天职工大学”。
1990年1月17日,江北区人民政府将学校地名更改为“育航村”。
1999年7月26日,西南航天职工大学与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重庆市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管理。
2003年4月16日,学校一分为二,西院部分(原西南航天职工大学)继续沿用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校名;东院部分(原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分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现发展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2004年9月,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代管重庆社会大学。
2006年12月,重庆社会大学全部资产过户给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8日,与江津市人民政府签协议,江津师范学校整体转让给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基础学院。
2007年3月,该院成为重庆市首批单独招生试点高等职业院校。
2008年3月2日和4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被确立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2年10月25日,学院数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市级验收,正式确定为“重庆市数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2013年5月,学院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确立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5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高等学校。
2015年8月5日,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起,与重庆科技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06.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荣誉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是重庆市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重庆市首批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3年被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财政局确立为“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先后被授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甲级优秀学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单位”、“航天七院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招生考试先进集体”、“重庆市人事考试考务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北部新区服务外包示范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学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园林式单位”、“市容整洁单位”等荣誉称号。

07.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

学院拥有14个校内实训基地(含 86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酒店管理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园林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是重庆市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院依托航天企业和重庆地方企业,建设了109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08.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年)中专,计划招生:50人
数控技术应用(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应用电子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旅游管理(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工程造价(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软件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市场营销(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人物形象设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物业管理(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建筑室内设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计算机应用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环境艺术设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广告设计与制作(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通信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航空物流(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物联网应用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电子商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计算机网络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电子信息技术(3年)中专,计划招生:50人
云计算应用与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影视多媒体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汽车电子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计算机信息管理(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证券与期货(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模具设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会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园林工程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无人机应用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空中乘务(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机电一体化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飞机维修(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酒店管理(3年)中专,计划招生:50人
智能控制技术(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学前教育(3+2年)专科,计划招生:50人

09.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

学院现有江北校区、渝北校区和江津校区,共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高职在校学生819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062人。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万元,各类馆藏纸质图书52万册,并配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重庆益民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1. 重庆益民技工学校培养方式学校办学观念新,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办学思想,主动面向市场,按需办学,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文明敬业、勤奋求实”的技术人

重庆永荣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1、重庆永荣技工学校培养模式重庆永荣技工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2、重庆永荣技工学校资助政策1、凡重庆市户籍的学生可享受国家资助:每年生活费1500元,五类生(低保户、贫困户、孤儿、复员军人、三峡移民

重庆渝州车辆工程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01. 重庆渝州车辆工程技术学校培养模式学校与10余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已形成“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02. 重庆渝州车辆工程技术学校招生要求1、面向全国招收初中、高中

重庆航运旅游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重庆航运旅游学校培养方式重庆航运旅游学校培养模式相关的资料还在收集中。02、重庆航运旅游学校历史发展重庆航运旅游学校历史发展进程相关的资料还在整理。03、重庆航运旅游学校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汽车维

重庆市新渝技工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 重庆市新渝技工学校培养方式“创新+独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先知后行,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步骤,先简后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把技术学得更精更扎实。02. 重庆市新渝技工学校就业方面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