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详情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子敬教育 2024-06-11 16:22:06

01.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业教师60名,文化理论课教师20名,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的比重;
学校现有学生1600余人;

02.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方式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按照专业班和升学班模式办学。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客户信息服务、美术绘画、民族音乐与舞蹈;升学班即对口高考班。根据遵义市教育局和沪遵职教联盟相关安排,我校与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园林学校)联合培养招生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工程测量、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

03.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分数线

分数线每年不一样,但也差别不大,具体可咨询在线老师

04.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报名方法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办理国家助学金申请时需带户口薄家长名字的页面和学生名字的页面各复印一张。另由村委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说明书,并到乡(镇)政府盖章后带齐入学。

新生报名时带好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及相关费用到学校招生办报名,并鉴定就业合同和优惠入学协议。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05.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就业保障

学校重点打造中高职升学模式,学生毕业后,通过高职(专科)分类考试进入省内各高职院校学习。从2009年开始,学校通过“中职推优”、“中职单报高职”、“分类考试”等方式向各级各类大学输送学生1000余名,升学率位列遵义市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注重学生就业有定向,升学有保障。学校先后与天坤国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唐中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遵义软件园、遵义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北京众信优联、贵州四方科技、瑞达检测、重庆旭硕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供需培养关系,为通信行业、电商行业、保险行业、金融行业、建筑行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06.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对象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5-20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者均可报名。

07.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要求

年满14周岁的青年少年;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08.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资助政策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费:学费全免
杂费为:普通专业2500元/年;对口高考班3400元/年。 (杂费包括书本资料、住宿、校服、体检、棉絮、军训军装等)。

09. 遵义市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环境如何

冬天,我就会去学校玩,校园里静悄悄的。大门口的铁门有五颜色六色的条纹,左右两边各有一棵铁树,稍向校门方向倾斜,好象在给我们鞠躬。铁树旁边是宣传栏,上面写着各种消息。南面是球台和灯光球场,东面有一棵大榕树,大榕树很大,要十一个小朋友手拉手才围得住,当冬风吹的时候,叶子都枯光了。教学大楼前面有十二棵松柏,都穿着绿装,迎着寒冷的冬天,像卫士一样,英姿飒飒地守卫着学校。
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窗口那里不断地滚进浓雾,教室里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威宁县技工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威宁县技工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12345”的办学思路(一德:立德树人;两创:创新学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开:开明、开门、开放办学;四学:学做人,学技能,学文化,学生活;五个一体:校企一

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01、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就业形势,

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模式2024

1、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方式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本质为根底,以才能为本位,强化学生作业岗位才能培育,重视毕业生作业指导和作业盯梢效劳作业,年均作业率为92%。以教育为中心,教

险峰机床厂技校教学质量

01、险峰机床厂技校培养模式中级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机械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 1.钳工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理论课: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

黔南州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01、黔南州技工学校培养模式教职工五一三人,其中专任教师三九九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四一人,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有三三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五人,在读博士二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一二六人。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