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详情

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2024

子敬教育 2024-06-11 16:23:09

一、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目前,学校教职工145人,在校学生3088人。

二、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注意事项

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2024

新生开校报到时请带好户口本、本人身份证原件,相关困难证明及交费收据。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新生报名时带好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及相关费用到学校招生办报名,并鉴定就业合同和优惠入学协议。

三、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

为重建职业教育,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在三都县城兴建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规划面积115亩,最大规模为12个教学班。

四、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求

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2024

招生对象:初中起点毕业生

五、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报名方式

新生入学须带身份证(无身份证可带户口簿或户口簿复印件)。

属党、团员的须带组织关系证件(党员证或团员证)。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六、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2024

三都职业教育源于1936年的贵州省立三都造纸实用职校,后因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办学方向发生了转变,主抓普教工作,职业教育停滞前行。为重建职业教育,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在三都县城兴建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规划面积115亩,最大规模为12个教学班。为做大做强三都职业教育,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9月,将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分校、县卫生职业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黔南州分校三都县函授站、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县农科所,六个单位合并成立“三都县职业教育中心”。2014年6月学校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
2013年贵州省中职“百校大战”工作启动,省教育厅确定的115所中职学校为“百校大战”项目学校上报省政府,三都水族自治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有幸纳入百校大战行列,成为省级优先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11月,三都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学校加强校政合作、校校合作、校与企合作。目前,已建成汽车驾驶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美容、美发、美体专业,已建成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实训室---美发实训室、美容实训室、美体实训室;为弘扬民族文化,建成水族马尾绣艺术中心---水族马尾绣生产制作室、水族马尾绣体验室、水族文化展示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七、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计算机平面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美发与形象设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应用
民族织绣
汽车运用与维修
电子商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机械加工技术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武术

八、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历史发展

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2024

三都职业教育源于1936年的贵州省立三都造纸实用职校,后因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办学方向发生了转变,主抓普教工作,职业教育停滞前行。为做大做强三都职业教育,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9月,将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分校、县卫生职业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黔南州分校三都县函授站、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县农科所,六个单位合并成立“三都县职业教育中心”。2014年6月学校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威宁县技工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威宁县技工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12345”的办学思路(一德:立德树人;两创:创新学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开:开明、开门、开放办学;四学:学做人,学技能,学文化,学生活;五个一体:校企一

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01、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就业形势,

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模式2024

1、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方式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本质为根底,以才能为本位,强化学生作业岗位才能培育,重视毕业生作业指导和作业盯梢效劳作业,年均作业率为92%。以教育为中心,教

险峰机床厂技校教学质量

01、险峰机床厂技校培养模式中级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机械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 1.钳工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理论课: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

黔南州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01、黔南州技工学校培养模式教职工五一三人,其中专任教师三九九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四一人,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有三三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五人,在读博士二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一二六人。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