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233170 14702874260
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详情

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子敬教育 2024-06-12 19:09:11

一.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人文精神促和谐发展,以科学管理铸职教品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立业创业能力的形成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坚持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把改革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实行开放式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承接“阳光工程”培训、“雨露计划”和“成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每年为社会各行业培训3000余人,实现职业教育的功能化和社会化,为都匀地区培养了一批技能性人才,有效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报名方式

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办理国家助学金申请时需带户口薄家长名字的页面和学生名字的页面各复印一张。另由村委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说明书,并到乡(镇)政府盖章后带齐入学。

新生报名时带好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及相关费用到学校招生办报名,并鉴定就业合同和优惠入学协议。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三.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

往年最低录取分数在370分,录取分数线可咨询在线老师

四.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报名须知

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新生开校报到时请带好户口本、本人身份证原件,相关困难证明及交费收据。

新生报名时带好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及相关费用到学校招生办报名,并鉴定就业合同和优惠入学协议。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五.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学校对录取入学注册的中职学生免学费;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执行,后两年按联办高校标准收费,学校每学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

六.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环境如何

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夏天,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草儿轻请地低下了头,但是树上的树叶长得很茂盛,正好给草儿遮阳。太阳却不留情,毒辣的暴晒。学校放假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也离开了狠毒的太阳。
每天清晨,我们会戴着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随风舞动。望着它们,我就会想起那些革命烈士,红旗和红领巾是被他们的鲜血染红的。在红花绿草的衬托下,我觉得校园更加神圣了。

七.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规模及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305亩,服务半径近百公里,服务人口70余万。

八.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设备

黔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以人文精神促和谐发展,以科学管理铸职教品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立业创业能力的形成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坚持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把改革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实行开放式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 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承接“阳光工程”培训、“雨露计划” 和“成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每年为社会各行业培训3000余人,实现职业教育的功能化和社会化,为都匀地区培养了一批技能性人才 ,有效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线报名咨询

该信息为预报名不影响填报志愿

相关信息

威宁县技工学校管理模式2024

01、威宁县技工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12345”的办学思路(一德:立德树人;两创:创新学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开:开明、开门、开放办学;四学:学做人,学技能,学文化,学生活;五个一体:校企一

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

01、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就业形势,

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模式2024

1、铜仁市技工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方式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本质为根底,以才能为本位,强化学生作业岗位才能培育,重视毕业生作业指导和作业盯梢效劳作业,年均作业率为92%。以教育为中心,教

险峰机床厂技校教学质量

01、险峰机床厂技校培养模式中级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机械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 1.钳工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理论课: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

黔南州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01、黔南州技工学校培养模式教职工五一三人,其中专任教师三九九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四一人,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有三三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五人,在读博士二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一二六人。

版权所有:©子敬教育(https://www.lileliao.com) 蜀ICP备2020030667号-7